Q什么是阻塞性黄疸

2024-12-04
A
黄玉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阻塞性黄疸是一种由于胆道阻塞导致的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通常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和粪便颜色变浅。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胆管结石、肿瘤或炎症等原因引起的,阻碍了胆汁的正常排泄。

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胆汁无法顺利流入肠道,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肝脏代谢并排出体外。当胆道受阻时,胆红素的排泄受到影响,进而引发黄疸。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扫描和胆道造影等。

在面对阻塞性黄疸时,患者应注意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油腻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身体变化,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关疾病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和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