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尿检维生素C会高

2025-04-11
A
陈善闻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医生回答:

尿检中维生素C水平偏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维生素C或体内代谢异常。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通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当摄入量超过身体的需求时,未被吸收的部分会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检结果显示维生素C水平升高。

维生素C的摄入来源主要是通过饮食,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菠菜等。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量相对较少,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约为65至90毫克。许多人为了增强免疫力或改善皮肤状况,会选择额外补充维生素C,尤其是通过保健品的形式。若摄入量过高,身体无法完全利用这些额外的维生素C,最终会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检结果显示维生素C浓度升高。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也可能影响维生素C的代谢,例如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维生素C的排泄受阻,从而在尿液中积累。

在进行尿检时,维生素C的高水平可能会对其他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尤其是影响尿液中糖、蛋白质等成分的检测。在进行尿检前,建议患者告知医生自己近期的维生素C摄入情况,尤其是是否有额外补充。同时,建议在进行尿检前的24小时内避免高剂量的维生素C摄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尿检结果的解读应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检测结果,避免仅凭单一指标做出判断。对于那些有意补充维生素C的人士,建议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摄入量,以免对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尿检中维生素C水平偏高的现象并不罕见,了解其原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解读检测结果和维护健康。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