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急性肝衰竭该怎么办

2025.02.21 07:22

得了急性肝衰竭应立即就医、进行肝功能评估、采取支持性治疗、考虑肝移植、定期随访与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急性肝衰竭是一种危急的医学状况,患者出现黄疸、腹水、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急性肝衰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药物中毒、病毒感染等,因此早期就医至关重要。

2.进行肝功能评估: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等手段评估肝功能,包括肝酶、胆红素、凝血功能等指标。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肝脏的损伤程度和功能状态,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肝功能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措施。

3.采取支持性治疗:在急性肝衰竭的治疗过程中,支持性治疗非常重要。这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营养支持、监测生命体征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输血、使用利尿剂等措施,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支持性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度过危机,稳定病情。

4.考虑肝移植:对于重度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肝移植。肝移植可以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手术风险和术后管理也需要充分考虑。

5.定期随访与监测: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出院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恢复过程顺利。医生会根据随访结果,给予相应的生活指导和药物调整,以促进肝脏的康复。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通过及时的干预和科学的治疗,许多患者能够恢复健康,重返正常生活。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