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呃逆的医治方法有哪些

2025.02.23 12:28

呃逆的医治方法有屏气法、惊吓法、穴位按压、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屏气法:屏气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医治呃逆的方法。患者可以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长时间地屏住呼吸。这一过程中,通过改变体内的呼吸节律和压力,对膈神经产生影响,从而抑制呃逆反射。一般来说,屏气时间可持续30秒到1分钟左右,然后缓慢呼气。重复几次后,可能会使呃逆停止。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身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或药物,对身体没有副作用,但如果患者有严重心肺疾病,屏气可能会有不适,应谨慎使用。

2.惊吓法:惊吓法是通过突然的惊吓刺激来终止呃逆。当人受到惊吓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干扰呃逆的神经反射通路。例如,可以在患者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制造出较大的声响或者做出突然的动作。但这种方法要注意适度,因为过度的惊吓可能会对患者的心脏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惊吓法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3.穴位按压:穴位按压在呃逆的治疗中较为常用。比如按压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对膈神经起到调节作用,从而缓解呃逆症状。操作时,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持续3-5分钟。还有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按压攒竹穴时,可由轻到重,同样以产生酸胀感为度。穴位按压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相对安全,但如果按压部位不准确或者力度不当,可能效果不佳。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针对呃逆较为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常用的药物如胃复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胃肠道的功能,减轻胃部胀气等可能引起呃逆的因素。还有巴氯芬,作用于神经系统,能够抑制神经反射,从而减少呃逆的发作频率。但是药物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胃复安可能会引起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巴氯芬可能会导致乏力等情况。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5.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呃逆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针刺该穴位可调理脾胃气机。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针刺此穴位有和胃降逆等功效。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操作,以确保针刺的穴位准确、深度合适等。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酸胀感等正常反应,但如果消毒不严格,可能会引起感染等风险。

在采用上述医治方法时,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过长、频繁发作且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物带血、胸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情绪稳定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