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习惯性髌骨脱位

2025.07.29 15:21

习惯性髌骨脱位是一种膝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髌骨膝盖骨在膝关节活动时反复脱位。此病症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尤其是运动员,因频繁的运动和膝关节的负荷增加,导致髌骨在股骨的滑车上无法保持正常位置,进而出现脱位现象。

髌骨脱位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不平衡等。先天性因素可能导致髌骨的形状或位置异常,使其更容易脱位。韧带松弛则使得髌骨在膝关节活动时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增加了脱位的风险。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尤其是大腿前侧肌肉股四头肌与后侧肌肉腘绳肌之间的力量差异,也会影响髌骨的稳定性。患者在运动时,常常会感到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伴随关节的卡顿感或不适感。髌骨脱位不仅影响运动表现,还可能导致长期的关节损伤,甚至引发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膝关节是预防习惯性髌骨脱位的重要措施。首先,适度的运动和锻炼能够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在进行运动时,选择适合的运动鞋和场地,避免在不平坦或滑溜的地面上进行剧烈活动,以减少意外受伤的风险。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活动,有助于提高肌肉的柔韧性,降低受伤的概率。若已经出现髌骨脱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负荷和重复性运动,也是保护膝关节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可以有效降低习惯性髌骨脱位的发生率,维护膝关节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