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胎毒会引起黄疸吗

2025.04.16 11:03

胎毒确实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胎毒是中医概念,指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湿热毒邪的影响,导致出生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其中黄疸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而胎毒可能通过影响胎儿肝脏功能或增加红细胞破坏,间接导致黄疸的发生。

胎毒引起黄疸的机制较为复杂。中医认为,胎毒源于母体湿热内蕴,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体内湿热积聚。湿热之邪可能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使胆红素代谢受阻,从而引发黄疸。胎毒还可能加速胎儿红细胞的破坏,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进一步加重黄疸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母体在妊娠期间若存在感染、代谢异常或药物使用不当等情况,可能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这与中医胎毒的理论有一定契合。

并非所有黄疸都与胎毒有关。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母婴血型不合、感染、遗传代谢疾病等。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盲目归因于胎毒。同时,孕妇在妊娠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以减少胎毒的形成。若怀疑胎毒引起黄疸,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中医调理方法,如中药外洗或内服,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