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急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2025.10.20 17:59

急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保持患耳干燥避免进水、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促进药物吸收、避免掏耳或刺激患处防止加重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急性外耳道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选择敏感抗生素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常用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2-3次,连续使用5-7天。用药前需清洁外耳道,确保药物充分接触炎症部位。若伴随鼓膜穿孔,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2.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炎症刺激神经末梢会导致剧烈疼痛,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缓解症状。疼痛严重时可短期使用,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合并发热或全身症状时,需评估是否需联合其他治疗。

3.保持患耳干燥避免进水:水分滞留会加重感染,洗澡或游泳时可用耳塞保护。治疗期间避免潜水或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若耳道潮湿,可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避免用力擦拭导致黏膜损伤。

4.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促进药物吸收:脓性分泌物会阻碍药物渗透,需由医生用吸引器或生理盐水轻柔冲洗。自行清理可能损伤皮肤,加重炎症。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继发感染。

5.避免掏耳或刺激患处防止加重损伤:外耳道皮肤脆弱,掏耳或使用硬物会破坏屏障。瘙痒时勿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止痒药膏。佩戴耳机或助听器者需暂停使用,减少局部压迫。

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若疼痛加剧、听力下降或出现眩晕,应及时复诊。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更谨慎,必要时联合全身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