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缺血怎么引起的

2024.12.31 08:14

脑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血液成分改变、血管痉挛、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栓塞。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成分改变:血液中某些成分异常可导致脑缺血。例如,严重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携带氧气能力下降,无法满足大脑正常代谢需求。血小板增多或功能亢进时,可能形成微小血栓,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这就需要针对血液成分异常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贫血者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血小板异常者进行相应的抗血小板或调节治疗。

2.血管痉挛:多种因素可引发脑血管痉挛。情绪过度紧张、寒冷刺激等可能使脑血管突然收缩。血管痉挛会使管腔变窄,血流减少。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除血管痉挛的药物。

3.低血压:当血压过低时,脑部灌注压不足,导致脑缺血。这可能是由于大量失血、严重脱水或者降压药使用不当等原因。要及时纠正低血压的原因,补充血容量或者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4.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病因。长期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会损伤血管内皮,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患者需要控制血脂、血压、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5.血管栓塞:栓子可来源于心脏如房颤时心房内血栓脱落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栓子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堵塞血管引起脑缺血。对于有栓子来源风险的患者,要进行抗凝或抗栓治疗,必要时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等疑似脑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