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盆骨疼痛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盆骨疼痛可能由姿势不良、运动损伤、怀孕、盆腔炎、骨盆骨折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姿势不良: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等,会使盆骨周围肌肉受力不均,导致肌肉疲劳、紧张,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隐痛、酸痛,程度相对较轻。改善这种情况需要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腰部扭转、盆骨倾斜运动等,以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2.运动损伤:过度运动或运动时姿势不正确,可能会损伤盆骨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比如跑步时姿势不当,可能会拉伤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受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时保持正确姿势,一旦发生损伤,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并进行冷敷,在疼痛缓解后可适当进行热敷和轻柔的按摩,促进恢复。

3.怀孕:怀孕期间,女性身体会分泌松弛素,使骨盆关节韧带松弛,为胎儿分娩做准备。同时,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增大,会对骨盆造成压迫,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多为钝痛,在孕晚期可能会加重。孕妇可通过使用孕妇专用的托腹带减轻子宫对骨盆的压力,平时多休息,采取侧卧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4.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炎症刺激盆腔组织会导致疼痛。患者除了盆骨疼痛外,还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白带增多、发热等症状。盆腔炎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防止病情加重。

5.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作用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骨盆骨折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剧烈疼痛,患者可能无法正常站立或行走,还可能伴有大量出血、内脏损伤等并发症。一旦怀疑骨盆骨折,应立即就医,避免移动患者,防止加重损伤。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复位、固定等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如果盆骨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