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走路时腹部疼痛应该如何治疗

2025.09.29 12:03

走路时腹部疼痛可尝试热敷缓解肌肉痉挛、调整呼吸节奏减少膈肌牵拉、暂停活动并保持休息、轻柔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缓解肌肉痉挛:使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腹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因肌肉紧张或痉挛导致的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需垫一层棉布。若疼痛伴随红肿或发热,禁用热敷。

2.调整呼吸节奏减少膈肌牵拉:走路时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缓慢鼓起,呼气时轻轻收缩。呼吸频率与步伐协调,避免急促呼吸导致膈肌过度活动。膈肌与腹部肌肉相连,呼吸紊乱可能加重牵拉痛。长期练习有助于形成习惯,降低运动相关性腹痛风险。

3.暂停活动并保持休息:立即停止行走,选择平坦处坐下或平躺,减轻腹部压力。休息时双腿微屈,放松腹壁肌肉。持续疼痛需观察30分钟以上,若未缓解或加重,需进一步处理。休息能避免因持续运动导致肌肉或内脏损伤,尤其适用于突发性绞痛。

4.轻柔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手掌顺时针轻揉疼痛区域,力度以不加剧疼痛为宜。按摩可缓解肠道痉挛或肌肉僵硬,促进局部代谢废物排出。避免直接按压剧烈痛点或肿胀部位,防止内脏损伤。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每日不超过3次。

5.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伴随呕吐、发热或便血,需立即就诊。可能涉及胃肠炎、阑尾炎或泌尿系统病变,需通过触诊、影像学等明确病因。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脏器穿孔,尤其儿童及老年人需格外警惕。

出现腹痛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位置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诊断。长期反复腹痛需完善检查,排除慢性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