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频尿急是不是和喝酒有关系

2025.07.09 14:15

饮酒确实可能引起或加重尿频尿急的症状。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肾脏产生更多尿液,增加排尿次数。同时,酒精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引发尿急感。长期或过量饮酒还可能影响神经对膀胱的控制,进一步加剧症状。

尿频尿急与饮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生理机制上。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负责调节水分重吸收。当激素水平降低时,肾脏排出更多水分,导致尿量增加。酒精可能直接刺激膀胱,使其敏感性升高,即使少量尿液也会触发排尿冲动。对于已有泌尿系统问题的人群,如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过度活动症,饮酒可能使症状更明显。长期饮酒还可能损伤神经功能,影响膀胱收缩与舒张的协调性,加重排尿异常。

出现尿频尿急时,需注意减少或避免饮酒,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症状持续或伴随疼痛、血尿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或其他潜在疾病。日常需控制酒精摄入量,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保持水分平衡,但睡前不宜大量饮水。记录排尿频率和尿量有助于医生诊断。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也有助于改善症状。若饮酒后症状反复,建议彻底戒酒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