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引起

2024.07.26 10:54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具体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药物或毒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类损伤包括脊髓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等。脊髓损伤会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受阻,使得膀胱无法正常收缩和松弛,进而影响排尿功能。

2.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外周神经系统损伤也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之一。这类损伤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外周神经损伤会导致神经信号传递障碍,使得膀胱无法正常感知尿液充盈和排尿需求。

3.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脊髓炎、脑膜炎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这些疾病会侵犯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

4.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减退,可能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损害神经系统。

5.药物或毒素的影响:某些药物或毒素也可能导致神经源性膀胱。例如,抗胆碱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可能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膀胱功能障碍;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也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引发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