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功能怎么进行检查

2025.03.05 16:30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医学检测手段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方法。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整体健康。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肝脏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肝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特殊功能测试。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酶类、蛋白质、胆红素等指标来评估肝脏功能。常见的血液检测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胆汁排泄功能以及肝脏合成功能。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直观地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帮助发现肝脏肿瘤、囊肿、脂肪肝等病变。特殊功能测试如肝脏弹性成像和肝脏活检可以进一步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病理变化。

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血液检测通常需要空腹进行,建议在检查前8-12小时内避免进食,尤其是高脂肪食物。其次,某些药物和酒精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检查前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或戒酒。影像学检查可能需要特定的准备,如超声波检查前需要保持膀胱充盈。肝功能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异常导致的误诊。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维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