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为什么会尿频

2024.10.21 14:12

尿路感染会尿频主要是因为炎症刺激、膀胱功能改变、细菌毒素作用、尿道黏膜受损、机体的防御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炎症刺激:炎症会使尿路组织处于充血、水肿状态,这种刺激不断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就会频繁接收到信号,从而产生尿频的感觉。对于炎症刺激导致的尿频,需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消除炎症,减轻对尿路组织的刺激。

2.膀胱功能改变:在尿路感染时,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影响,其正常的感觉功能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即使膀胱内只有少量尿液,也会产生强烈的排尿冲动。同时,膀胱肌肉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收缩,导致膀胱不能正常储存尿液,从而引起尿频。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源,随着感染的好转,膀胱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3.细菌毒素作用:细菌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过程中会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影响尿路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可能干扰神经传导,使神经对膀胱充盈的感知出现异常,导致尿频。要消除细菌毒素的影响,关键在于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杀灭细菌,阻止毒素的进一步产生。

4.尿道黏膜受损:尿道黏膜受损后,尿液经过时会刺激受损部位,这种刺激信号会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产生尿频的感觉。受损黏膜的修复需要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保持尿道清洁,避免进一步损伤,等待黏膜自然修复。

5.机体的防御反应:当发生尿路感染时,机体为了尽快排出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通过增加排尿次数来冲洗尿路。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有助于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时间。在治疗感染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饮水,以辅助机体的这种防御反应。

尿路感染引起尿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使得尿频成为尿路感染的一个典型症状。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