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瘫儿在婴儿期的症状是什么

2025.08.11 14:17

脑瘫儿在婴儿期可能出现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反射异常、喂养困难、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发育迟缓:脑瘫婴儿常表现出翻身、坐立、爬行等动作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正常婴儿3个月可抬头,6个月能独坐,但脑瘫婴儿完成这些动作的时间显著延迟。动作协调性差,肢体活动不灵活,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活动减少。

2.肌张力异常:部分婴儿表现为肌张力过高,肢体僵硬,活动时阻力明显;另一些则肌张力过低,身体松软,抱持时感觉沉重无力。肌张力异常可能随月龄增长而变化,如从低张力逐渐转为高张力。

3.姿势反射异常:婴儿可能出现不对称姿势,如头部总是偏向一侧,或四肢呈现异常屈曲或伸展。仰卧时身体呈弓背状,或俯卧时无法抬头。部分婴儿对姿势调整反应迟钝,平衡能力差。

4.喂养困难:吸吮和吞咽动作不协调,导致吃奶缓慢、易呛咳或呕吐。口腔肌肉控制差,可能出现流涎过多。部分婴儿因进食困难导致体重增长缓慢,营养摄入不足。

5.原始反射持续存在:正常婴儿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应在特定月龄消失,但脑瘫婴儿这些反射可能长期存在。例如,4个月后仍紧握拳头不松开,或受到刺激时过度出现惊吓反应。

发现婴儿存在上述表现时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干预。专业医疗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家庭护理需配合专业指导,避免过度刺激或错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