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哺乳期牙痛怎么办

2025.04.10 08:07

哺乳期牙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安全药物、冷敷缓解疼痛、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口腔卫生:哺乳期牙痛时,首先要注重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尤其是饭后。牙痛可能由食物残渣或细菌感染引起,彻底清洁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炎症。同时,可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避免食物残留。如果牙龈肿胀,可以用温盐水漱口,帮助消炎杀菌,减轻疼痛。

2.使用安全药物: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避免影响母乳质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安全性较高的止痛药,但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以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局部使用含有利多卡因的止痛凝胶也能暂时缓解疼痛,但需注意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过量。

3.冷敷缓解疼痛:牙痛伴随肿胀时,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和炎症,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如果疼痛剧烈,冷敷结合其他措施效果更佳。

4.调整饮食:哺乳期牙痛期间,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硬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刺激牙齿和牙龈。建议选择温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蒸蔬菜等,减少咀嚼负担。同时,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清洁口腔,缓解不适。

5.及时就医:如果牙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哺乳期牙痛可能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发炎等引起,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牙、根管治疗或拔牙等措施。就医时需告知医生哺乳期情况,以便选择安全治疗方案。

哺乳期牙痛不仅影响母亲健康,还可能间接影响婴儿,因此应引起重视。通过综合措施缓解疼痛的同时,需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母乳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牙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