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川崎病影响肝功怎么办

2025.09.25 16:45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若出现肝功受损,需结合抗炎治疗与保肝措施,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病情进展。

川崎病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与全身炎症反应、血管炎累及肝脏或药物副作用有关。治疗上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大剂量阿司匹林,以减轻全身炎症。若转氨酶升高或出现黄疸,需加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等,必要时调整抗炎药物剂量。部分患儿可能因冠状动脉病变需长期抗凝,需注意避免对肝脏代谢负担过重的药物。

肝功能异常期间需定期复查转氨酶、胆红素及凝血功能,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上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减少肝脏负担。若肝功能持续恶化或出现腹水、凝血障碍等严重表现,需及时联合消化科或肝病科会诊,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食欲及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