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什么病

2024.09.25 10:13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等。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性连锁隐性遗传等。由于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逐渐受损,导致患者的视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视力减退更为明显,同时周边视野会不断缩小,晚期可形成管状视野。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会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夜盲症状会使患者在夜间或暗光环境下行动困难,增加了跌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视野的逐渐缩小也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比如难以看清周围环境、难以进行驾驶等活动。而且,由于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担忧,害怕遗传给下一代。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来延缓病情进展,如佩戴助视器、补充维生素A等。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社会也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