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应该如何治疗

2025.04.15 08:15

药物引起的荨麻疹治疗应首先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停用可疑药物:药物引起的荨麻疹首要措施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避免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和症状表现,判断最有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并建议停止使用。停药后,荨麻疹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2.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如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口服抗组胺药物即可;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3.严重时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症状严重或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迅速缓解荨麻疹症状。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谨慎,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通常建议短期使用,并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

4.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荨麻疹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其他过敏反应等。根据病情的变化,医生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于病情复杂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5.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药物引起的荨麻疹患者在治愈后,应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防止复发。医生会建议患者记录过敏药物名称,并在今后的就医过程中主动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同类或结构相似的药物。对于某些必须使用的药物,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评估患者的过敏风险。

药物引起的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并停用致敏药物,同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以促进康复并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