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吗

2024.11.19 09:21

幽门螺杆菌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对胃的消化功能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首先,幽门螺杆菌能够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屏障。胃黏膜正常情况下可以防止胃酸等物质对胃组织的过度侵蚀,而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等物质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会中和胃酸,改变胃内的酸碱环境,同时也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使得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其次,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干扰胃的神经调节机制。胃部的消化过程受到神经和激素的精细调控,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会影响这些调控信号的传递,使得胃的蠕动节律、胃酸分泌等消化相关的生理活动出现紊乱,例如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要么过多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要么过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分解。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像一些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生水、未熟透的肉类等都可能携带幽门螺杆菌。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避免家庭内部的交叉感染。如果怀疑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测和治疗,以免长期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以及引发其他胃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