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有皮肤病晚上就会痒

2024.11.25 16:53

皮肤病患者晚上出现瘙痒症状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夜间,人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影响到皮肤病的症状表现。

在夜间,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减缓,血液循环也不像白天那样快速流动。对于皮肤病患者来说,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在夜间就会受到一定影响。例如,一些炎症性皮肤病,像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白天身体处于活动状态,注意力相对分散,可能对瘙痒的感觉不强烈。而到了晚上,身体处于休息状态,感官变得更加敏锐,瘙痒感就会更加明显。同时,夜间人体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皮质醇等具有抗炎作用的激素分泌量减少,这使得皮肤的炎症反应相对增强,进而加重瘙痒症状。另外,晚上睡觉时,皮肤与被褥等接触、摩擦,也可能刺激皮肤,导致瘙痒加剧。而且,夜间皮肤的温度会有所升高,这也有利于瘙痒感受器的激活,使得患者感觉瘙痒难耐。

从皮肤自身的状态来看,皮肤在夜间会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皮肤的屏障功能在夜间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维持,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患有皮肤病的人来说,本身皮肤屏障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皮肤干燥、脱屑等情况在夜间可能会加重。皮肤干燥会使皮肤的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瘙痒。像银屑病患者,皮肤表面的鳞屑在夜间可能会因为摩擦等原因脱落得更多,新露出的皮肤较为敏感,容易产生瘙痒感。再加上夜间人体的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会促使血管扩张,这对于一些血管性皮肤病或者伴有炎症的皮肤病来说,会加重局部的充血、肿胀,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加重。心理因素在夜间也起到一定作用,夜晚相对安静,患者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不适上,从而感觉瘙痒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