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经常喝酒会引起手抖吗

2024.08.21 15:50

经常喝酒可能会引起手抖。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手抖的现象出现。酒精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神经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当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时,就可能无法精确地控制肌肉的运动,进而引起手部不自主地抖动。

酒精还可能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比如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对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引发手抖等运动障碍表现。而且,长期饮酒还可能引发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的缺乏,而维生素B1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B1也会增加手抖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风险。同时,经常喝酒的人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肝脏疾病等。肝脏功能受损后,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下降,会使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进一步加重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使手抖的情况更加严重和持久。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而得不到纠正,手抖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并且,除了手抖,还可能伴随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对于经常饮酒且出现手抖的人来说,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减少或停止饮酒,并尽快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