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手术缝合处有疙瘩是怎么导致的

2025.08.11 14:18

手术缝合处有疙瘩可能是缝合线结过紧或过大、局部组织增生反应、伤口感染引发炎症、缝合技术不当导致线头残留、瘢痕体质导致异常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缝合线结过紧或过大:缝合时线结扎得过紧或线结体积较大,会持续压迫周围组织,阻碍局部血液循环。线结作为异物长期刺激,可能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包裹,形成硬结。线结张力过大还会导致组织切割,加重局部纤维化反应。

2.局部组织增生反应:伤口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活跃,产生大量胶原纤维堆积。部分人群对缝合材料的异物反应较强,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形成质地较硬的结节。增生程度与个人体质及缝合材料特性相关。

3.伤口感染引发炎症:细菌感染导致局部持续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使组织修复紊乱。感染可能破坏正常胶原排列,形成杂乱纤维网,并与渗出物混合机化。未及时控制的感染会延长炎症期,促进疙瘩形成。

4.缝合技术不当导致线头残留:缝合时针距不均或打结不牢,可能使部分线头脱落残留于皮下。残留线体被包裹后形成异物性肉芽肿,触摸时有明显颗粒感。过长的线头未剪除干净也会刺激组织反应。

5.瘢痕体质导致异常修复:先天因素使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成纤维细胞持续增殖形成隆起性瘢痕。疙瘩可能超出原伤口范围,质地坚硬伴红痒症状。此类体质对微小创伤也易产生过度修复。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摩擦缝合部位。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发现红肿渗液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挑破疙瘩。按医嘱定期复查,瘢痕体质者早期干预可减轻增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张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