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原因会导致三叉神经痛

2025.09.30 16:08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发。疼痛常表现为突发性、电击样或刀割样,多发生于单侧面部,可由日常动作如咀嚼、说话或触碰面部触发。病因复杂,涉及血管压迫、神经病变、肿瘤等多种因素,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血管压迫是最常见的病因,邻近血管如小脑上动脉或基底动脉异常迂曲,可能对三叉神经根部造成机械性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引发异常放电。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损伤三叉神经髓鞘,诱发疼痛。颅底肿瘤、囊肿或动脉瘤若压迫神经,同样可能成为诱因。少数情况下,三叉神经痛与外伤、手术并发症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年龄增长、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可能增加血管压迫风险,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诊断三叉神经痛需排除其他面部疼痛疾病,如牙源性疼痛、偏头痛或颞下颌关节紊乱。影像学检查如MRI有助于识别血管压迫或肿瘤。治疗包括药物如卡马西平、微血管减压术或神经阻滞,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方案。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或尝试偏方,以免延误病情。日常需减少面部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吹袭。若疼痛突然加重或伴随其他神经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