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周围神经病变有什么症状

2025.09.11 19:34

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肌肉无力或萎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异常、平衡障碍或共济失调、疼痛如灼烧感或电击样痛。具体分析如下:

1.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周围神经病变常导致感觉神经纤维受损,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或蚁行感。症状多从足部或手部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触觉过敏或感觉减退,严重时无法感知温度或疼痛刺激,增加外伤风险。

2.肌肉无力或萎缩:运动神经受累时,肌肉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握力减弱、行走困难或足下垂。长期神经营养不足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尤其见于手部小鱼际肌或胫前肌。肌无力症状进展缓慢,但晚期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异常:自主神经损伤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局部或全身出汗减少、皮肤干燥皲裂。部分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排尿困难或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或腹泻。心血管调节异常可能引发心悸或静息心率增快。

4.平衡障碍或共济失调:深感觉神经受损时,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减退,导致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患者常描述踩棉花感,夜间或闭眼时症状加重。严重者需依赖视觉代偿,易跌倒并引发骨折等继发损伤。

5.疼痛如灼烧感或电击样痛:小纤维神经病变常引发剧烈疼痛,性质多样,包括持续性灼烧痛、阵发性电击样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多位于四肢远端,夜间加重,可能伴随皮肤温度觉异常。部分患者因痛觉超敏而无法耐受衣物摩擦。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日常需注意肢体保暖,防止烫伤或冻伤。保持适度活动以延缓肌肉萎缩,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控制基础疾病如血糖或血压,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饮食需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