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

2025.08.11 14:18

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需立即就医并保持安静、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范围、控制血压和颅内压防止再出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介入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并保持安静: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急症,需迅速送往医院。途中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减少再出血风险。卧床休息时头部抬高30度,降低颅内压。未经专业评估前不可随意服用药物,尤其是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2.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范围:头部CT是首选检查,可快速确定出血部位和程度。若CT结果不明确或怀疑动脉瘤破裂,需进一步做脑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直接影响治疗方案,早期明确病因对预后至关重要。

3.控制血压和颅内压防止再出血:急性期血压过高易诱发再出血,需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同时应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需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防止脑灌注不足或再出血。

4.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介入治疗:若出血由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引起,需尽早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手术时机取决于患者状况,部分病例需等待病情稳定。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出血量少或无手术指征者,但仍需严密观察。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住院期间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定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及时发现脑积水或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康复期需定期随访,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避免自行搬运或剧烈摇晃患者。家属需配合医生提供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和用药情况。恢复期遵循医嘱逐步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保持排便通畅以防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加重或意识变化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