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硬化结节是什么病

2024.11.19 09:21

肝硬化结节是一种在肝硬化基础上形成的肝脏病理改变。

肝硬化发生时,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细胞反复受损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结节。这些结节可能是良性的再生结节,也可能发展为不典型增生结节,其中部分不典型增生结节有恶变的风险。多种原因可导致肝硬化结节,常见的如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不适等表现。在诊断方面,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有时还需要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来明确结节的性质。

对于肝硬化结节患者,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等。要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上,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尤其是监测是否有恶变的倾向,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