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血痹症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血痹症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症,主要指因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或活动受限的病理状态。该病症常见于气血虚弱或阳气不足的人群,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痹阻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活动。

血痹症的病因多与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有关。气血运行不畅时,肢体得不到充分濡养,容易出现麻木、刺痛或无力感。《金匮要略》中记载血痹与营卫不和相关,强调阳气不足是发病关键。现代医学中,部分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或风湿性疾病可能与之症状相似,但中医治疗更注重调和气血、温通经络,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剂加减。

预防和调理血痹症需注意保暖,避免久居潮湿寒冷环境。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但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症状。饮食上宜温补,如红枣、生姜、羊肉等有助于补益阳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针灸、艾灸等外治法对缓解血痹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气血运行,保持心态平和也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