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上属于什么病

2025.02.19 07:32

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上属于脾胃失调、肝气郁结、湿热内生、阴虚内热、气血两虚,具体分析如下:

1.脾胃失调:脾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这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形成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中医认为,脾胃失调的患者应注重调理脾胃,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以改善肠道的健康状态。

2.肝气郁结:情绪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气机不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调理肝气、疏通气机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等,能够有效缓解情绪压力,促进气的流通。

3.湿热内生:湿热内生是中医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解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腹泻、便秘等症状,可能与体内湿热过重有关。湿热内生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形成消化不良、腹痛等表现。中医治疗上可采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茵陈等,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4.阴虚内热:阴虚内热是指体内阴液不足,导致阳气亢盛,表现为口干、舌红、便秘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部分人群可能存在阴虚的情况,肠道功能受到影响。中医治疗上可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如知母、麦冬等,以帮助恢复体内的阴液,缓解症状。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是指气和血的不足,可能导致脾胃的功能减弱,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气血两虚的情况较为常见。中医治疗上可采用补气养血的药物,如人参、当归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肠道的功能。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症状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调理脾胃、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滋阴降火以及补气养血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平衡,达到治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