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025.04.16 11:03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由胎盘产生的糖蛋白激素,在妊娠早期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激素在受精卵着床后由滋养层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维持妊娠黄体的存在,促进孕酮的分泌,从而支持胚胎的早期发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常用于妊娠检测、辅助生殖技术以及某些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卵巢黄体的支持作用。在妊娠初期,黄体分泌的孕酮对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至关重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过与黄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刺激黄体持续分泌孕酮,直至胎盘完全形成并接管孕酮的分泌功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还参与调节母体免疫系统,防止胚胎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常用于触发卵泡成熟和排卵,提高受孕成功率。在肿瘤学领域,某些类型的肿瘤如滋养细胞肿瘤会异常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因此其水平检测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时需注意其潜在风险和适应症。在妊娠检测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妊娠并发症,如宫外孕或流产。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过量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腹水等症状。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需严格遵循医疗指导,监测激素水平和患者反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检测时间、样本质量和个体差异,需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