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肿了怎么消肿

2024.11.12 10:45

皮肤肿了可通过冷敷、热敷、按摩、用药、抬高患处来消肿。具体分析如下:

1.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液流动,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在皮肤肿起的初期,例如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肿胀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冷敷。

2.热敷:受伤48小时之后,如果肿胀没有消退,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炎症的吸收,有助于消肿。可以使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把握,防止烫伤皮肤。

3.按摩:适当的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按摩时动作要轻柔,从肿胀部位的边缘向中心轻轻按摩,每次按摩时间约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但如果是由于骨折或者严重创伤引起的肿胀,不建议自行按摩,以免加重损伤。

4.用药:一些外用药物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将药物喷在肿胀部位,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消肿。如果肿胀是由于过敏等原因引起的,还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

5.抬高患处:将肿胀的部位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位置,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例如腿部肿胀时,可以在休息时用枕头将腿部垫高。

皮肤肿了之后,不要自行盲目处理,如果肿胀情况严重或者持续不消退,甚至伴有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正确的治疗。同时,在处理肿胀过程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