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面瘫有几种类型

2025.08.11 14:18

面瘫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创伤性面瘫、先天性面瘫、代谢性面瘫。具体分析如下:

1.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由大脑皮层或脑干病变引起,主要表现为下半面部肌肉瘫痪,上半面部功能通常保留。常见病因包括脑卒中、脑肿瘤等。症状表现为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但闭眼和抬眉动作不受影响。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

2.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损伤导致,表现为同侧全面部肌肉瘫痪。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寒冷刺激等。症状包括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急性期可采用药物和物理治疗,恢复期需结合康复训练。

3.创伤性面瘫:创伤性面瘫由外伤或手术损伤面神经引起,症状与周围性面瘫类似。常见于颅底骨折、腮腺手术等。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手术修复或保守治疗,部分病例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4.先天性面瘫:先天性面瘫与出生时面神经发育异常有关,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面部肌肉无力。部分病例伴随其他先天畸形。早期干预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功能,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5.代谢性面瘫:代谢性面瘫由糖尿病、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导致,表现为短暂或持续性面肌无力。治疗需控制原发病,辅以营养神经药物,多数病例预后较好。

面瘫患者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坚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