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羊膜腔感染

2025.04.09 08:11

羊膜腔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羊膜腔及其周围组织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发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这种感染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能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羊膜腔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阴道感染等。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或直接侵入的方式进入羊膜腔,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后,孕妇可能出现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早产、胎儿窘迫甚至新生儿感染。诊断羊膜腔感染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羊水培养等。治疗上,通常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以保护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预防羊膜腔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高危因素。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对于有胎膜早破或宫颈机能不全病史的孕妇,需密切监测,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通过综合预防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