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患上胃出血怎么办

2025.03.03 08:22

患上胃出血应立即就医、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定期复查胃镜。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胃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患者一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紧急处理,如输血、补液等,以稳定生命体征。同时,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血常规等,以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保持卧床休息:胃出血期间,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卧床可以减少胃部血流,有助于止血。同时,卧床休息还能降低心脏负担,防止因失血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稍抬高,以减轻胃部压力。在病情稳定前,应避免下床活动,以免加重出血。

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胃出血期间,患者应禁食,待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过硬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出血。患者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应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4.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止血药物。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医生还可能会使用止血针剂,如凝血酶、维生素K等,以帮助止血。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5.定期复查胃镜:胃出血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胃黏膜的修复情况,及时发现新的出血点或病变。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复查,不可因症状缓解而忽视复查的重要性。

胃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大多数胃出血患者可以康复,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