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卵泡萎缩是什么

2025.04.02 17:19

卵泡萎缩是指女性卵巢中的卵泡在发育过程中未能正常成熟并排卵,而是逐渐退化、缩小并最终消失的现象。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卵泡发育的早期或中期阶段,导致卵泡无法达到成熟状态,进而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卵泡萎缩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多种生理或病理因素有关。

卵泡萎缩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内分泌和卵巢功能的异常。正常情况下,卵泡在月经周期的早期开始发育,受到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调控。如果激素水平失衡,例如FSH分泌不足或LH峰值未能及时出现,卵泡的发育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其无法继续生长并最终萎缩。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卵泡萎缩。年龄因素也不可忽视,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泡质量降低,萎缩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对于怀疑存在卵泡萎缩的女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检测激素水平以及评估卵巢功能,可以明确诊断并找出潜在原因。治疗方面,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激素水平,例如使用促排卵药物或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于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卵泡萎缩,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压力,也有助于改善卵巢功能,降低卵泡萎缩的风险。卵泡萎缩并非不可逆,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提高生育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