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晚期D-二聚体高有什么危害

2025.09.29 12:03

孕晚期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引发胎盘血管栓塞影响胎儿供氧、导致产后出血概率上升、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提示潜在凝血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孕晚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D-二聚体升高可能反映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若合并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流淤滞,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血栓脱落可能阻塞重要脏器血管,危及生命。

2.引发胎盘血管栓塞影响胎儿供氧:D-二聚体异常提示微血栓形成倾向,胎盘绒毛间隙或子宫螺旋动脉若发生栓塞,可能导致胎盘灌注不足,引发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

3.导致产后出血概率上升:高D-二聚体水平可能伴随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分娩后子宫创面血管闭合异常,纤溶亢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产后大出血风险,需提前备血及药物干预。

4.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子痫前期患者常伴D-二聚体升高,反映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进一步加剧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难以控制,诱发子痫、HELLP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5.提示潜在凝血功能异常需密切监测:D-二聚体持续升高可能预示隐匿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动态检测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警惕突发性广泛出血或多器官功能障碍。

孕晚期发现D-二聚体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卧床,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分娩时需多学科协作制定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