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瓣膜病会引起水肿吗

2024.11.07 15:03

心脏瓣膜病可能会引起水肿。

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当心脏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病变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血液不能有效地被射出,从而引起心脏内压力升高,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会使血液在身体的低垂部位积聚,进而引发水肿。例如,下肢水肿较为常见,患者可出现双脚、双腿肿胀,按压后可出现凹陷。随着病情的进展,水肿还可能蔓延至腹部、腰骶部等部位,甚至可能出现胸水、腹水等情况。长期的心脏瓣膜病还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的进一步恶化,引起全身多系统的症状和并发症,水肿也可能会更加严重和广泛。

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水肿提示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除了水肿,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血液检查等,以明确心脏瓣膜病的严重程度和心功能状态。治疗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等方法,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水肿等症状。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等,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心脏瓣膜病与水肿密切相关,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积极配合治疗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