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该怎么治疗

2025.02.18 18:46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治疗应包括禁食和胃肠休息、药物治疗、补液和电解质平衡、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内镜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和胃肠休息: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应立即禁食,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禁食的时间一般为24至48小时,期间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必要的营养和水分。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引入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确保患者的胃肠道能够逐步恢复正常功能。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促进胃黏膜的愈合。抗酸药则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部不适。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能够形成保护膜,防止胃酸对受损黏膜的进一步侵蚀。

3.补液和电解质平衡:由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可能导致呕吐和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生理盐水或电解质溶液,确保患者的体液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监测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持续出血、感染等。通过监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5.必要时进行内镜治疗:对于严重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若药物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内镜治疗。内镜下可以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进行止血处理,如注射止血剂、烧灼止血或机械止血等。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合理的禁食、药物治疗、液体补充和监测,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