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应该如何锻炼

2025.08.01 08:56

重症肌无力患者应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进行适度抗阻力训练以维持肌肉功能、注重呼吸肌锻炼改善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并控制单次运动时间、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易疲劳,需选择对关节和肌肉负担小的运动。散步可增强下肢力量而不易引发疲劳,游泳借助水的浮力减少身体负荷,同时锻炼全身肌肉群。每次运动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根据体力调整强度,避免运动后出现明显乏力或加重症状。

2.进行适度抗阻力训练以维持肌肉功能:轻量级弹力带或徒手训练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重点训练大肌群如腿部、背部,每组动作重复8-12次,训练中保持呼吸均匀。若出现肌肉颤抖或无法完成动作需立即停止,避免强行训练导致病情波动。

3.注重呼吸肌锻炼改善肺功能:重症肌无力可能影响呼吸肌功能,可通过腹式呼吸或吹气球练习增强膈肌力量。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以不引发气促为度。深呼吸训练能提升肺活量,减少因呼吸肌无力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4.避免过度疲劳并控制单次运动时间:运动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单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若出现眼皮下垂、咀嚼困难等症状需暂停活动。运动间隔充分休息,确保肌肉恢复,防止因过度消耗乙酰胆碱受体而加重病情。

5.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康复医师或治疗师会根据肌无力分级、受累肌群等设计运动计划。方案需随病情变化动态调整,例如晨起肌力较好时可安排主要训练,傍晚疲劳期减少活动量。

运动前后监测症状变化,出现复视或吞咽困难立即就医。避免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中锻炼,防止环境因素诱发肌无力危象。合并其他疾病时需综合评估运动风险,确保安全性优先于运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