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布病怎么判断急性期和慢性期

2025.09.25 16:46

布鲁氏菌病的急性期和慢性期主要通过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急性期通常指感染后3个月内,以发热、多汗、关节痛等急性感染症状为主;慢性期则指病程超过6个月,症状迁延反复,可能伴随器官损害或免疫异常表现。

急性期患者常出现波状热、乏力、夜间盗汗、肌肉关节疼痛等典型症状,血培养或PCR检测可检出布鲁氏菌,血清学抗体滴度显著升高。慢性期患者发热等急性症状减轻,但可能出现疲劳、抑郁、脊柱炎或睾丸炎等局部病变,实验室检查抗体滴度持续阳性但培养阳性率降低,部分患者存在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组织损伤。

诊断时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接触牛羊等牲畜或未消毒乳制品,急性期强调早期病原学检测,慢性期需排除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注意避免将非特异性症状如长期低热简单归因于慢性布病,需通过影像学、组织活检等进一步鉴别。治疗上,急性期以足疗程抗生素为主,慢性期需联合抗炎及免疫调节,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