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道感染应如何处理

2024.12.19 19:26

胆道感染的处理包括抗感染治疗、利胆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治疗:胆道感染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扩散,减轻炎症反应。

2.利胆治疗:使用利胆药物有助于胆汁排泄,减轻胆汁淤积。如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可以促进胆汁酸的分泌,改善胆汁的成分,降低胆汁的黏稠度,从而缓解胆道梗阻的压力,减轻胆道感染的症状。

3.支持治疗:患者在胆道感染期间可能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导致身体虚弱。此时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需求,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手术治疗:当胆道感染是由于胆道结石、胆道狭窄等梗阻性因素引起,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胆管探查术等。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汁引流,去除感染病灶,防止感染复发。

5.去除病因:明确胆道感染的病因并去除是治疗的关键。如对于蛔虫引起的胆道感染,需要驱虫治疗;对于胆管肿瘤引起的梗阻性胆道感染,可能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或姑息性治疗以解除梗阻。

在胆道感染的处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体温、腹痛、黄疸等情况。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导致的过敏反应、菌群失调等。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