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为什么会导致血红蛋白值降低

2024.12.03 11:23

胃溃疡导致血红蛋白值降低主要是慢性失血、铁吸收障碍、营养摄入不足、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失血:胃溃疡患者的溃疡面可能侵蚀胃黏膜下的血管,导致慢性失血。这种失血可能是持续性的,但每次出血量可能并不多,容易被忽视。长期的慢性失血会使体内的铁元素不断流失,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铁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从而使血红蛋白值降低。

2.铁吸收障碍:胃溃疡会影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胃黏膜受损后,胃酸分泌可能发生改变,同时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铁在酸性环境下更容易被吸收,胃酸分泌异常会导致铁吸收的环境改变。而且,胃溃疡可能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影响肠道黏膜对铁的吸收转运蛋白的功能,使得铁吸收减少,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血红蛋白值下降。

3.营养摄入不足:胃溃疡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食物摄入减少。而食物是获取各种营养物质的来源,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叶酸等、铁等,这些营养物质对血红蛋白的合成至关重要。例如,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基本成分,维生素B12和叶酸参与红细胞的成熟过程。营养摄入不足会使身体缺乏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值降低。

4.红细胞破坏增加:胃溃疡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和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对红细胞造成损伤,使红细胞的膜结构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另外,由于胃溃疡患者身体处于一种病理状态,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紊乱,误将自身的红细胞识别为外来异物而进行攻击,加速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破坏增加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从而使得血红蛋白值降低。

5.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严重的胃溃疡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疾病状态,身体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这些细胞因子会对骨髓造血微环境产生抑制作用,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抑制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的合成也会相应减少,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值降低。

胃溃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生冷食物等,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胃溃疡,定期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