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该怎么办

2025.02.10 16:10

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定期复查来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生活方式上需做出调整。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类水果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流症状。同时,要减少每餐的食量,避免过饱,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睡觉时床头应抬高15-20cm,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酸反流。戒烟戒酒也非常重要,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导致反流更容易发生。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H2受体拮抗剂,像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也可用于减少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药,例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可以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能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胃酸对黏膜的侵蚀。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疗程。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存在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胃底折叠术,通过将胃底部分组织包裹食管下段,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从而阻止胃内容物反流。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食管功能等方面的检查。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4.中医治疗:中医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对于肝胃不和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疏肝和胃的方剂;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则可能采用健脾和胃的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也可辅助治疗。针灸某些穴位,如内关、足三里等,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缓解症状。但中医治疗也需要在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至关重要。通过胃镜、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检查,可以及时了解食管黏膜的修复情况、胃酸反流的程度等。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如吞咽困难加重、呕血等,复查能够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在初始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如1-2个月,需要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病情的稳定程度确定复查的间隔时间。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饮食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