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高血压会导致痰浊吗

2025.07.07 09:29

高血压与痰浊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长期高血压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形成痰浊。中医理论认为,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与高血压的病程发展相互影响。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压力增高,可能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是常见证型,若久病未愈,可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湿成痰,形成痰浊。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头晕目眩、胸闷痰多、舌苔厚腻等表现。现代医学也发现,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时,血液黏稠度增加,与中医痰浊证候存在相似病理基础。临床观察显示,控制血压的同时配合化痰祛湿治疗,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

高血压患者出现痰浊症状时,需注意区分证型。痰湿壅盛者应避免肥甘厚味,痰热内扰者需戒除辛辣刺激。血压监测与舌苔变化观察同样重要,痰浊程度往往反映病情进展。西药降压不可擅自停用,中药调理需由专业医师辨证施治。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化解痰湿。若出现咯吐黄痰、持续头痛等表现,提示可能发生并发症,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