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用中医治疗心血管植物神经紊乱

2025.09.30 16:08

心血管植物神经紊乱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治疗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为核心,通过中药、针灸、情志调节等综合干预改善症状。中医认为该病与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痰火扰心等病机相关,需辨证施治方能见效。

中药调理是主要手段。肝郁气滞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解郁;心脾两虚者宜选归脾汤补益心脾;痰火扰心者则以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针灸常取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配合电针或艾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日常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配合耳穴压豆如心、交感、神门等穴位辅助安神定志。情志调节尤为关键,避免过度思虑或情绪波动,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解郁结。

治疗期间需注意辨证准确性,不同体质用药需个体化调整,如阴虚火旺者慎用温燥药物。针灸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执行,避免自行针刺重要脏器部位。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夜间避免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若出现胸闷痛、晕厥等急症,应立即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药疗程通常需2-3个月,患者需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诊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