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坐月子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4.16 11:04

坐月子期间需注意充分休息、均衡营养、保持清洁、适度活动、情绪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1.充分休息:产后身体处于恢复阶段,每日需保证8-10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卧床时选择侧卧位,减轻骨盆压力。白天可分段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夜间哺乳尽量采用躺喂,减少起身频率。休息环境需安静舒适,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

2.均衡营养:饮食应多样化,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禽蛋,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汤类宜清淡,避免高脂肪浓汤加重乳腺负担。红糖水饮用不超过10天,防止恶露不尽。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产后两周后可逐步增加补气血食材如红枣、枸杞。

3.保持清洁:产后汗液分泌旺盛,每日需用温水擦浴,会阴部每日冲洗2-3次。产褥垫每2-3小时更换,避免细菌滋生。刷牙选用软毛牙刷,饭后及时漱口。洗头后立即吹干,水温控制在38-40℃。伤口未愈合前禁止盆浴,防止逆行感染。

4.适度活动:自然分娩24小时后可床边慢走,剖宫产需待拔管后活动。每日活动3-4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以促进恶露排出。避免提重物或久蹲,防止子宫脱垂。两周后可做产褥操,动作幅度需缓慢。出现头晕心悸应立即停止活动。

5.情绪稳定:激素水平波动易引发情绪低落,可通过倾诉缓解压力。听轻音乐或深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家人应主动分担育儿事务,减少产妇焦虑。每日晒太阳30分钟促进血清素分泌。出现持续情绪障碍需及时就医干预。

产后恢复是系统性生理调节过程,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方案。观察恶露颜色变化、子宫复旧情况及乳腺状态,发现异常体征应就医评估。传统习俗需科学筛选,避免盲目遵循影响健康。42天产后检查需全面评估盆底肌、腹直肌等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