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乳头状瘤是怎么回事

2025.03.05 16:30

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皮肤或黏膜表面,呈现为突出的小肿块,形状类似乳头。这种肿瘤由上皮细胞增生形成,表面可能光滑或粗糙,颜色与周围组织相近或略有差异。乳头状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慢性刺激或遗传因素等。虽然大多数乳头状瘤为良性,但部分类型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乳头状瘤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最常见的诱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尤其是低危型HPV,如HPV6和HPV11,常导致皮肤或生殖器部位的乳头状瘤。长期摩擦、炎症或化学刺激也可能诱发乳头状瘤。在组织学上,乳头状瘤的特征是上皮细胞向外生长,形成分支状的乳头结构,中心含有血管和结缔组织。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乳头状瘤可分为皮肤乳头状瘤、口腔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等多种类型。皮肤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而发生在黏膜部位的乳头状瘤可能引起不适或功能障碍,如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

对于乳头状瘤的诊治,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至关重要。如果发现皮肤或黏膜出现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通过临床检查、组织活检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大多数乳头状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等方式有效去除。对于与HPV感染相关的乳头状瘤,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避免不洁性行为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乳头状瘤虽然多为良性,但部分类型可能复发或恶变,因此术后应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对病变部位进行不必要的刺激或摩擦,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