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患有腱鞘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2025.08.11 14:17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活动、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肿胀、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炎症反应、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粘连、中医针灸推拿促进血液循环进行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活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重复性动作或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护具固定患处。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加重肌腱与鞘膜摩擦,导致炎症加剧。制动能降低机械性刺激,为组织修复创造稳定环境,通常需持续2-4周。

2.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急性发作48小时内选择冷敷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肿胀。慢性期改用热敷扩张血管,加速代谢废物清除。每次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或烫伤。

3.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炎症反应:布洛芬等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红肿热痛症状。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肝功能异常或消化道溃疡者慎用,需严格遵循剂量。

4.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粘连:将药物直接注入腱鞘内,快速消除水肿和纤维化。操作需无菌条件,避免多次注射导致肌腱脆性增加。每月不超过1次,全年总量控制在3-4次以内。

5.中医针灸推拿促进血液循环:针刺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松解粘连,推拿手法配合药油能舒筋活络。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损伤。疗程通常为10-15次,结合功能锻炼效果更佳。

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按摩或过度依赖止痛药物。长期未缓解需排查是否存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必要时考虑手术松解。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功能恢复阶段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