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妇妊娠高血压怎么办

2025.04.16 11:04

孕妇妊娠高血压需及时就医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保持低盐饮食和充足休息、定期产检评估胎儿状况、出现严重症状立即住院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监测血压:妊娠高血压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动态观察变化趋势。家中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误差。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需尽快联系医生调整干预方案。血压波动较大时增加监测频率,避免延误病情。

2.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或心血管科医师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常用药物如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个性化调整。部分传统降压药可能影响胎盘血流,需排除禁忌。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是否出现头晕或水肿等不良反应。

3.保持低盐饮食和充足休息: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饮食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以平衡电解质。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并减少长时间站立,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情绪紧张可能加重高血压,需通过冥想或音乐放松。

4.定期产检评估胎儿状况: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脐动脉血流阻力,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妊娠32周后增加产检频次,评估胎盘功能是否受损。若发现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需结合血压情况考虑提前终止妊娠。尿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进展为子痫前期。

5.出现严重症状立即住院治疗:头痛视力模糊、持续性上腹痛或抽搐提示病情恶化,需急诊处理。重度妊娠高血压可能引发胎盘早剥或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静脉用药控制血压,必要时使用硫酸镁预防子痫。多学科团队协作确定分娩时机,优先保障母婴安全。

妊娠高血压的管理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方案,重点在于早发现、早干预。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增加早产或低体重儿风险,需动态评估母胎指标。患者及家属应掌握紧急情况识别方法,配合医疗团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