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宝宝吃东西犯恶心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宝宝吃东西犯恶心可能是喂养不当、咽喉部炎症、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口腔问题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喂养不当:如果宝宝进食过快、过多或者在进食时哭闹,都容易导致恶心。宝宝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进食过快时,食物不能顺利咽下,容易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反射。进食过多会使胃部过度扩张,也会引发恶心。如果在哭闹时进食,空气容易随着食物一同进入胃部,增加胃部压力导致恶心。家长要注意调整喂养方式,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喂食,控制每次的喂食量,并且要耐心引导宝宝细嚼慢咽。

2.咽喉部炎症:当宝宝咽喉部受到感染,如感冒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部黏膜处于充血、红肿状态。在吃东西时,食物经过咽喉部会刺激炎症部位,从而引发恶心。炎症还可能导致咽喉部分泌物增多,也会加重这种恶心的感觉。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感染类型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同时可使用一些缓解咽喉不适的药物,并且要让宝宝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

3.胃肠功能紊乱:宝宝的胃肠功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紊乱。例如腹部着凉、饮食不规律等。着凉后胃肠蠕动节律改变,消化功能下降。饮食不规律会使胃肠不能适应正常的消化节奏。胃肠功能紊乱时,食物在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排空,会引起胃部不适和恶心。要注意给宝宝腹部保暖,调整饮食规律,可适当给予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或药物,如益生菌等调节肠道菌群。

4.食物过敏:宝宝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当食用了过敏食物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反应,除了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外,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这种情况下,要尽快确定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严重时需要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

5.口腔问题:如果宝宝口腔内有溃疡、龋齿或者出牙不适等情况,吃东西时也会犯恶心。口腔溃疡会使口腔黏膜破损,食物刺激溃疡面产生疼痛,进而引发恶心反射。龋齿严重时会导致牙髓感染,也会影响进食时的舒适度。出牙期间宝宝牙龈不适,也可能在吃东西时出现恶心。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对于口腔溃疡可使用一些促进愈合的药物,龋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出牙不适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磨牙物品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进食情况和身体状态。如果宝宝吃东西犯恶心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